瓜田李下出自哪里(瓜田李下是什么意思)

很多时说一个人有嫌疑犯法,会说他有“瓜田李下之嫌”,指他在某个场合做了某些事情,容易被人怀疑在犯罪。其实“瓜田李下”一词经常用在“遭受质疑”的表述上,但成语的原文故事主人翁其实从没犯案,只是身处某场合做了一些容易给人联想的举止,惹来有有偷瓜摘李的嫌疑。

勿瓜田李下,古代为官者为避嫌,常以此成语自诫回避不必要的礼物和应酬。

“瓜田李下”源出汉代文献,刘向《列女传》有“经瓜田不蹑履,过李园不正冠”一语,而后来在《乐府诗集》曹植〈君子行〉一诗则有更详细的说明:

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

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

意思就是说君子为人要光明磊落,因此要尽量避开一些会引起别人怀疑的举止。就好像路经瓜田,如果弯腰去整理鞋子(履),就难免会让人怀疑是否在借此来掩饰偷瓜?

同样走到李子树下,如果举手来整理头上的帽子,难免会让人怀是否在借此偷采树上李子呢?如果我们路经瓜田不整理鞋子,来到李树下不整理头上的帽子,自然就不会惹人怀疑。

瓜田李下出自哪里(瓜田李下是什么意思)

为避嫌偷瓜,勿在瓜田整理鞋子。

古人为官者,便常引这句语自我警惕。

例如魏晋南北朝时北魏的袁聿修,历任朝廷要职,为官清廉,从不接受别人款待。时兖州刺史邢邵跟袁聿修友好,一次袁聿修出差各地考察官员,途经兖州时邢邵派人给这位好友送来白绸一匹。袁便以“瓜田李下,古人所慎,愿得此心,不贻厚责”拒绝接收,指出自己今次以公职身份出差,跟平日两人私交有所不同。

在唐代,唐文宗欲派大臣郭旼当地方官,朝廷内外对此安排议论纷纷。郭旼是太皇太后的叔叔,为人谨慎谦厚,才德兼备,作为地方官,本应当之无愧。唐文宗为此不明所以,遂向当时工部侍郎柳公权诣问,柳公权回以“瓜李之嫌,何以户晓?”,意思指于相互间这种关系,瓜田李下,嫌疑难免,并非每个人都明白知晓,亦无法一一解释清楚。

古代“瓜田李下”一词常为官员引用自诫,时至今天指任何人处事构成嫌疑。

“瓜田李下”本意是告诉世人君子当有的举止行为,做人固要清白,但也必须处处谨慎,避免做一些惹人起疑的事情,以免招受别人对自己的困扰。

在古代“瓜田李下”大多时是在工务时才为人引用,指不应让人觉得以权谋私,尤其为官者对自己德行操守有更严谨要求,更常以此句作诫,避嫌保住自己名声。时至今日,则说某人举止构成嫌疑时,便会说他有瓜田李下之嫌。

本文来自投稿者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ddhw.cn/40361.html
(0)
打赏 微信打赏,一分也是爱! 微信打赏,一分也是爱!
上一篇 2022年11月17日 上午8:43
下一篇 2022年11月17日 上午8:50

相关文章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